学习的智慧

有些人很爱学习,兢兢业业把书一个字一个字从头看到尾。好不容易学完一本书,结果完全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。

另外一些人聪明一点,他们嘴里喜欢冒出各种术语,听得别人头都冒汗。等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,你就发现他们虽然胸有成竹的样子,做事动作快,却把握不准方向。

而垠神呢,更奇葩。垠神身边的人常发现他问一些很傻的“初学者”问题,简直让人不屑。遇到术语名词丈二和尚张冠李戴,好像不知道那些是什么。垠神居然什么都不会!

每次到了需要作出关键决策的时候,垠神默默听完大家正儿八经滔滔不绝之后,有时候会不经意抖出一句话:“那不就是 xx 吗?那样那样弄一下,就可以了。” 你起初不信他,跟他争论,说这样不能满足我们的宏伟目标。他又轻描淡写跟你说一些,然后回头玩他的去了。

他的话被你当耳边风,你坚信自己是对的。几个月之后,经过实现 N 种方案,各种惨痛教训之后,你发现自己最后选择了垠神最初指出的方向。如果你开头就试图理解他在说什么,可能几天就完工了。

在 Indiana 的时候,垠神经常享受的一件事情,就是静静看着同学们喊着各种口号和术语,眼睁睁看着他们误入歧途,重蹈自己几年前犯过的错误。甚至有些人弄了一两年都没发现走错了,还继续在垠神面前手舞足蹈。

不是垠神自私,而是很多人根本没有在意过他的看法,甚至没给他发言的机会。如果有人滔滔不绝,垠神就懒得去插嘴。如果有人如此急切的证明自己是对的,垠神总不至于热心到想打断他,讲述自己在同一路线的失败经历吧?

死知识,活知识

很多人坚信“知识就是力量”,可是他们不知道,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。

大部分人从学校,从书籍,从文献学知识,结果学到一堆“死知识”。要检验知识是不是死的,很简单。如果你遇到前所未见的问题,却不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出来解决问题,那么这些知识就很可能是死的。

死知识可能来源于真正聪明的人,但普通人往往是间接得到它。从知识的创造者到你之间,经过了多次的转手倒卖。就算你直接跟知识的鼻祖学习,都很不容易得到真传。普通人还得经过多次转手,每一次转手都损失里面的信息含量,增加“噪音”,甚至完全被误传。到你这里的时候,里面的“信噪比”就已经很低了。这就是为什么你学了东西,到时候却没法用出来。

追根溯源之后,你会发现这知识最初的创造者经过了成百上千的错误。这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,经过了几千次失败的实验。知识的创造者把最后的成功记录在文献里发表,然后你去读它。你以为得到了最宝贵的财富,然而最宝贵的财富却是看不见的。作者从那成百上千的失败中得到的经验教训,才是最宝贵的。而从来没有人把失败写下来发表。

没有这些失败的经验,你就少了所谓“思路”,那你是不大可能从一个知识发展出新的知识的。就像你读了别人的重要 paper,你是不大可能由此发展出重大想法的。你的 paper 会比别人低一个档次,往往只能修修补补,弄出一个小点的想法。而原来的作者以及他的学生们,却可以很容易的变出新的花样,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路是怎么走过来的,知道许许多多没有写下来的东西。“失败是成功之母”,在我脑子里就是这个意思。

垠神从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个道理,所以他很多时候不看书,不看 paper。或者只看个开头,知道问题是什么。他看到一个问题,喜欢自己想出解决方案。他不是每次都成功,实际上他为此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失败。运气好的时候,他得到跟已有成果一样的结果。运气再好一点的时候,他得到更好的结果。但他关心的不只是成功,中间的许多失败对他也是价值重大的。

然后他会去找有经验的人讨论,这些人也许很厉害,早就做过深入的研究。也许是初学者,刚刚接触到同样的问题。但很奇特的是,不管跟什么样的人交流,垠神几乎总是能得到启发。即使这个人什么都不懂,现教给他也一样。通过向不懂的人解释这个问题,他经常意外的发现问题的答案。

死知识是脆弱的。面对现实的问题,死知识的拥有者往往不知所措,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。他们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,忙于维护各种术语和教条。因为这不是他们自己的思想,他们只能抬出权威来镇压大家:这个理论是某某大牛提出的,所以肯定能解决问题!

为死知识引以为豪的人往往满口的术语,对“初级问题”不屑一顾。懂得活知识的人,却知道每一个初级甚至傻问题的价值。世界上最重大的发现,往往产生于对非常基础的问题的思考,比如“时间是什么?” 如果你觉得理所当然每个人都该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,只有白痴才会问出这种问题,那你就失去了很多产生活知识的机会。这就是为什么垠神经常问一些基础问题,因为他想知道它们背后还隐藏着什么他不知道的内涵。

这就是垠神获取活知识的秘密。活知识必须靠自己创造出来,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失败。如果没有经过失败,是不可能得到活知识的。

由于活知识是自己创造的,其中包含的概念,垠神是不知道它们在文献中的术语的——垠神平时都懒得看文献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跟垠神交流,发现他连基本的术语都不知道是什么。经过进一步交流,你也许会发现虽然垠神不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,他却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——以他自己的理解方式 ;)

知识的来源

所以呢,知识的来源最好是自己的头脑,但也不尽然。有些东西成本太高,没条件做实验就没法得到,所以还是得先获取现成的死知识。

有些人说到“学习”,总是喜欢认认真真上课,抄笔记,看书。有些人喜欢勾书,把书上整整齐齐画满了横杠。兢兢业业不辞辛苦,最后却发现没学会什么。

为什么会这样呢?首先因为他们没有理智的选择知识的来源。他们没有意识到,对于同一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书,不同的作者对于问题的见解深度是不一样的。如果你拿着一本书从头看到尾,而不参考其他人的,往往会误入歧途。你手上的书的作者,也许自己没看很透这个问题,只是他发表的早,占了先机,所以这书成了学校指定的,大家推崇的“经典教材”。

在学校的时候,我不止一次的发现经典教材很难懂。经过不懈的努力,让自己的思维爬到一定高度之后我才发现,原来这经典教材作者很多地方没有看透彻。写书的时候他也把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写进去,引经据典的罗列出各种 paper,却忽视了最重要的思想和直觉。看这种书,你当然头痛了。

我为什么能突破这道壁垒呢?第一是因为我自己动手创造了知识,第二是因为我从其他人那里学到了东西。我喜欢在网上搜索对应一个主题的内容,往往能发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的作品,反而比著名的大牛来的深刻。当然网上内容鱼龙混杂,你也不要死钻进去出不来了。

看书的时候不要老想从头看到尾。如果一个主题你看得头大,最好的办法是放下这书,去寻找对同一主题的更简单的解释。这些东西可以来源于网络,也可以来自其它书籍,也可以来自身边的人。同时保留多个这样的资源,你就可以对任何主题采用同样的“广度优先”搜索,获得深入理解的机会就会增加。

都说书籍是人类的朋友,我却发现看书是很闷的事情,我很不喜欢看技术方面的书。我最喜欢的是直接跟人学东西。找到懂一点的人,跟他聊。别管他懂多少,懂多深,我发现真人几乎总是比书好。至少,你聊天的时候不会打瞌睡 ;) 而且很多时候他没告诉你答案,但通过聊天,你自己把它给想出来了。

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,我会事先把会议的 paper 浏览一下,然后发现根本看不进去。带着好奇心来到会议,听了演讲还是不懂。接下来我使出绝招…… 等演讲者下台之后的休息时间,我会走到他面前说:“你好,我比较笨看不懂你的 paper。请问你能在三句话之内把里面的要点概括一下吗?” 接下来奇迹发生了,作者说出了他从未发表的直觉,仔仔细细教会了我,甚至跟我成了朋友。当然对于这样的人,我也会告诉他一些我知道的东西作为回报。

英语的力量

关于学习,我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英语的重要性。很多人英文不够好,对看英文有畏惧心理,只看中文内容,这使得他们得不到准确的信息。

我从大学年代开始就很少看网络上的中文内容了。专业书籍,技术文档,全部都看英文的。现在没那么排斥中文了,然而我发现看中文网站很多时候仍然得到误导的信息。国产电视剧也大部分是各种奇葩剧情,误导人们的三观,甚至导致脑残。

我一点都不崇洋媚外,可是实话说,网络上的中文专业实用内容,信息含量真的很低,很多不准确,甚至完全就是错的。所以虽然我平时说话不用英文,我写的东西都是中文,自己却很少看中文的东西。我认可的中文内容大部分是人文的,小说一类的。

举个很简单的生活例子,如果你吃鱼不小心把鱼刺卡在喉咙里了,怎么办?

如果你用搜索引擎(不管是百度,Bing,Google)搜索中文“鱼刺卡喉咙”,出现的结果几乎全都在跟你说,鱼刺卡喉咙了千万不可大意,不要用“土方”,不要试图吞饭吞馒头把它塞下去,不要喝醋,不要用手抠。最好的办法是立即上医院,让医生用胃镜帮你取出来。否则鱼刺可能越卡越深,或者从一个地方出来又卡到别的地方,甚至刺穿主动脉,造成生命危险!

当然也有少数跟你说吞点什么或者喝醋的,但压倒多数是让你立即去医院。在这种恐慌之下,恐怕没人再敢用土办法了。

去医院是什么结果呢?喉咙里卡着鱼刺还得排队挂号,每说一句话都要痛一下。医生拿着喉镜找了半天,快把你弄吐了也没发现鱼刺在哪里,跟你说要去照 CT 才行。排队照 CT, 折腾三个小时,回去之后医生说看到了,明天来做胃镜吧。开给你 3000+RMB 的账单,说明天做胃镜之前不要吃东西不要喝水,要家属陪同一起来医院……

可是你恐怕没想到,在世界的另外一边,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医学技术的人们,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。

不管用什么搜索引擎,搜索英文“fish bone stuck in throat”,就会搜出一堆英文的生活科普网站。所有的文章都跟你说,鱼刺卡住没什么大不了的,极少会出现生命危险,可以先试试吞东西把鱼刺弄下去。排名第一有效的,是棉花糖。因为棉花糖很黏,吞下去的时候它会把鱼刺黏住,从食道壁拔出来。鱼刺会随着棉花糖进到胃里,被胃液消化掉。

另外你还可以喝点橄榄油,因为橄榄油润滑了鱼刺,它就更容易从食道里滑出来。你可以咳嗽,可以吞香蕉,吞蘸了水或者花生酱的面包,可以喝醋…… 或者你干脆不要管它,因为刺也许早就被你弄下去了,只不过喉咙被它划伤了,所以你误以为刺还在。

中文和英文网站给出如此截然相反的信息,你该相信谁呢?最后你决定豁出去了,在医院门口的便利店买了一包棉花糖和一瓶水。吞下几颗之后,喉咙里的鱼刺没有了!

难道西方发达国家没有 CT 机,没有胃镜吗?当然不是。CT 机,胃镜都是别人发明的。可是根据科学的分析,长期的经验,英文的科学网站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自救办法,告诉你“鱼刺极少可能导致生命危险”,告诉你只有试过这些方法全都不灵才去找医生。不是外国人没钱看病或者看病很麻烦,而是别人务实,切实理解科学原理。人的食道哪有那么脆弱,会轻易让一个小小的鱼刺扎进主动脉?

这只是我见过的许许多多例子中的一个。中文信息经常包含各种误导,危言耸听,造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必要的麻烦。手机放枕边说有辐射,充电器用完不拔说会爆炸,被鱼刺扎了不敢自己弄下去,医院的椅子不敢坐说会传染皮肤病…… 另外还有很多观念上文化上的误导,导致了许多国人生活方式的困窘。

中国小孩子从小就学英语,到了关键时候却从来不用。我不排斥看中文内容,但我建议不要片面的只看中文内容。事无巨细都应该同时参考英文信息,多方面分析之后再做决定。生活小事如此,专业知识的学习当然也一样。对于同一个知识点,看到中文的时候你最好搜索它的英文,对比各种资料,否则你很难得到准确的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