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丑陋的中国人

我想用这篇文章汇集一下自己多年来观察到的一些中国文化现象。柏杨先生有一本书叫《丑陋的中国人》,我推荐大家都看一下。我这点区区见解,难以跟柏杨相提并论。我只是想用这一系列文章,记录一下我对一些事的理解。因为时代变化了,中国人依然丑陋,所以我把它叫做《新丑陋的中国人》。

内容仍然在整理中,请不时回来看看。

无聊的生存话题

今天在一家越南饭店吃饭,喝着越南啤酒,忽然想起之前美国公司的两个越南同事来。

其中一个,体格健康,形象和精神很好,中午经常跑出去踢足球。我一直以为他是 20 多岁的单身小年轻,后来熟悉了才了解到,他已经 40 多岁了,结了婚,有两个小孩。另外一个越南人,体格也很健康。职位挺高,却一点看不出来,似乎完全没把工作当回事。

两个越南人的共同特点是:说话很有趣,轻松,素质高。你感觉到他们是在“生活”(live),而不是每天想着“生存”(survive)。这跟大部分中国人,包括在国外生活多年的中国人,都有很大不同。

少数几个和我聊得来的朋友,都发现了这个规律,只要超过一定数量(大概是 4)的中国人一起,必然集中于各种生存或者俗气话题:股票,房价,职场,养小孩,名人丑闻…… 几乎没有人会提到自己在看的文学,电影,艺术,旅游。没有人告诉你他热爱和欣赏的事情。

这种情况无论线上线下。讨论区,微信群就不说了,只要人数稍多几个,必然是这些话题,各种俗不可耐的转发内容。线下也一样。我之前的美国公司,一个组大部分都是中国人。只要一桌中国人吃饭,话题必然是股票,买房,孩子,车子……

实在无聊,不想说,也不想听,所以后来我很多时候就一个人吃饭了。无论什么人加我进群,没多久我就退出,因为里面必然铺天盖地是这些话题,甚至更低级的话题。微信群设计有个问题,就是虽然你把它“免打扰”了,只要有人发言,它还是会跳到上面来。厌倦了,就退掉了。

当然,我自己建的班级群和聊天室例外。没人在里面说这类内容。

今天的中国人以为自己有钱了,总是喜欢说这个国家穷,那个国家也穷,这个地方相当于中国 80,90 年代的水平,可是他们真的去过这些地方,见过这些人吗?更有甚者,去了回来还看不到自己落后在哪里。

这次疫情局面的反转,更加助长了这种思潮。欧洲不行了,美国不行了,日韩也不行,世界一片混乱,只有我们好。我们天下第一,不需要向其他人学习了,哪都不要去。

自己不用心做事,不用心生活,不提高自己的素养,不向更好的人学习。我目睹的现实:最后是中国最穷,最脏,最落后还说不定。

文化和意识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。中国人的世界里,已经没有了诗和远方,没有了思想和感情。“昏睡百年”,还要继续昏睡几百年?百年树人,我们落后了几百年。我觉得需要一场新的“新文化运动了”。

脏,乱,吵

最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,是“中国到底落后了日本多少年?” “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变干净?” 然后研究了一下,日本是什么时候那么干净的。查到的答案是:19 世纪。

这篇文章题名:「一场瘟疫改变日本,“世界上最干净”的国家,以前有多脏?」 现在一场瘟疫过去了,它改变了中国吗?一点也没有。

看了文章里的日本古时图片,我觉得在那之前,日本的卫生状况也没有叙述的那么糟糕,甚至可能比中国今天要好点。虽然没有高楼大厦,可是你能看出房子,物品的做工,石材,木料,女人的伞,人们的衣服,鞋,都是相当有品质的。

所以中国在这方面不只是落后,因为“落后”意味着你至少还在前进。在城市建设,卫生,人的素质方面,我不确定中国是在前进……

我清晰的记得,小时候的成都有多干净。没有日本干净,但也比现在好。那时候随地吐痰丢垃圾,会被抓住罚款。骑自行车闯了红灯,要被协警抓住,让你拿个小旗子在路口,抓住下一个闯红灯的人才准走。

今天的中国呢?随地吐痰没人管,电动车横行霸道,无法无天。

柏杨先生写的「丑陋的中国人」,说中国人的特征就是“脏,乱,吵”三个字。真的,直到今天也没变,甚至加重了。

去咖啡店坐坐,经常因为身边来的人素质太差,让人非常不舒服,而不得不离开。很多中国人,特别是男性,对“让旁边的人不舒服”这件事,似乎非常在行,完全不考虑旁边陌生人的感受。

柏杨说:“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中国人。” “只要太多中国人搬到一个地方,外国人都搬走。” 这个我在国外深有体会。

一个悲哀的例子,在国外大学,没有外国人愿意跟中国人做室友。我开头不明白,因为我都是一个人住,或者和女朋友住。直到我需要找室友的时候,才发现外国同学看我名字是中国的,就没有下文了。不得不找了中国室友,才深有体会。换了两个室友,都非常闹心。

直到最后遇到一个台湾人,才好了。人品正直,有理想,有情怀,有品味,能考虑别人的感受,而且教会我很多道理。他的博士研究方向是“芬兰民族音乐”。花了十多年时间研究,虽然生活清贫,却乐此不疲。今天的大陆,还有谁能做这种事情?

在美国读书,去其它国家旅游,初次见面的外国人常会对我说:“原来你是中国人?我以为你是日本人。” 我听了,不知道是该欣慰还是悲哀。他们没好告诉我的是,在他们的心目中,中国人应该是什么样子。我有礼貌,我走路不是大摇大摆“土豪”的样子,我尊重其他人,不打扰其他人,所以我像日本人。悲哀。

虚荣

日本人从西方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,本来就大大早于中国,而且学得比中国彻底而地道。日本人的下水道,是从伦敦和巴黎学来的,请了外国专家设计的。中国到现在也没有那样的下水道工程。别提下水道了。上海的“豪宅小区”,质量还不如日本的下水道呢。

我总是惊讶,那么多的中国人出国旅游,那么多的政府官员,地产公司,建筑公司出国考察,居然什么都没学到。有人自称在伦敦待了几年,看过了巴黎,悉尼,东京…… 可是居然还说上海某些缺乏真正品质的小区是“豪宅”。那材质,做工,设计,物业人员的素质,都让我无语。有些根本就是破烂,作为地产公司看国外项目的人,却看不出来,硬要说那是“豪宅”。你说这太普通了,也能叫豪宅?回答是:“你买不起就说别人不好!” 眼光如此,贵就是好,虚荣代替了品质,难怪什么好东西都没学过来。

中国人自以为有点钱,就开始崇拜所谓“奢侈品”,没钱的砸锅卖铁也要买个 LV,就为了别人看得起自己。上海是奢侈品的重要卖场,各大奢侈品品牌都喜欢来上海办展。只要 LV 香奈儿之类的办展,大家排着长队去看。其实用这些东西没什么不好,可是很多人拎着 LV 穿着香奈儿,却打着肮脏的出租车,住着破房子。上海的出租车里面能有多脏?就像你家厨房一年没打扫。用“肮脏”这个词来形容,一点也不过分。严重影响市容市貌,态度还差,没人管。

在上海打车,只有滴滴专车还可以,至少是干净的,司机是有礼貌的。可是很多人为了省钱,都舍不得打专车。省下来的钱拿来做什么呢?买奢侈品!

这就是很多中国人所谓的“生活品质”。他们的生活是为了演给别人看,跟人攀比,让别人羡慕的,而不是真正为了自己舒服。外人看不见的地方,一律俭省!

这些衣服和包是谁做的?有本事做出一个 LV 这样的品牌来给世界看看。日本人和韩国人热爱高品质的事物,他们当然也知道 LV 和爱马仕是好东西,所以他们自己做那些东西。韩国人穿的都好看,可是却不怎么在乎大牌,因为人家自己会设计那些东西,有品味。遍街都是韩国车,难得看见一辆进口的,出租车非常干净。中国人呢?只会买。勒紧裤腰带也要买,还受宠若惊的样子。

中国人说到车,那可是很当回事,很多人把车看作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。世界上最膜拜这些东西的民族,可能就是中国了。我回国就没打算过考驾照买车,因为我知道那路上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可能发生。可是刚回国就有人对我说:“你买个车吧。在中国,车不只是一种交通工具,它还有别的意义。” 现在我明白了,可是我仍然不想开车。

这就是虚荣的人,和真正热爱生活品质的人的差别。很多中国人的自身价值低于他们穿的衣服,他们开的车,所以必须依靠这类大牌来撑起自己的自信。他们是物质的奴隶。他们不明白,人的价值是远远高于这些物质的。物质是为人服务,而不是拿来膜拜的。这就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先进国家的差别。

中国人观念不仅远远落后于日本,韩国,西方,还落后于一些我们以为穷的国家。在美国的时候,我有一个很美的女同事,是哈萨克斯坦人。她每天穿着朴素的衣服,拿着自己民族的绣花手袋,可是总能搭配得赏心悦目。人非常美,仪态高贵,心神宁静,典雅从容,俨然就是一个公主。有趣的是,这个公主还会写代码。她在德国读的大学,所以经常跟我讲,德国有哪些地方比美国先进。不久,她成了我最聊得来的朋友。

我有次开玩笑说:“哎,可惜你已经结婚了。你们国家的女孩子都这么美吗?我想去哈萨克斯坦。” 她笑了,说:“是的,光我们家就四姐妹呢!可是我们不欢迎中国人 :) ” 接着又说:“以前俄国人占领了我们。他们只知道工作,工作,工作。后来他们终于走了。中国人跟他们差不多。”

这就是一个我们以为“跑马溜溜山上”的国家,出产如此优雅,高贵而有思想的人。

一次又一次,别的国家和民族的人教育着我: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物质。可是回国来才发现,国人的价值观是反过来的。

学习的重要性

中国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“全盘西化”,不适合“中国国情”。可是别人却把自己的传统保留的好好的,甚至把中国传过去的唐代文化原汁原味保留了下来。日本保留的李白的「静夜思」居然才是原版。从小背诵的“床前明月光”,居然是后人篡改过的。

所以所谓“中国国情”,是借口。穷,也是借口。时间不够,发展晚了,都是借口。人有问题,才是真的。总以为时间能解决问题,不下功夫去改善自己,恐怕永远都没法达到真正的文明。

中国是西方东西没学到,自己的传统还乱扔,做表面文章大于实质,以至于到了今天,虚荣,浮夸,智商税满天飞。许多年来,中国对世界文化和技术有什么贡献?她教会了我什么?小时候有记忆的动画片和音乐,哪一个是中国出品的?爱擦地板爱思考的一休,为了正义不惜生命的圣斗士星矢…… 连张学友的歌大部分都是翻唱玉置浩二的。

好好想想,认真体会。看看夏目漱石的「我是猫」,体会一下 1905 年的日本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,谈论着什么样的话题。我不是说日本就是完美的,但却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。一个乐于向其他民族学习的民族,值得我们的尊敬。

承认自己的弱点,虚心学习,才是正道。